笔、墨、纸、砚,东方的巧思,四位一体的书写工具凝聚着劳动的智慧和杰出的工艺 ,与中国式的书写生活相生相伴,统称为文房四宝。集萃万物生长的精华,获取博采众长的灵感,中国文房四宝的发生与演进,伴随着生存活动的延伸和精神世界的升华。它通过手工工艺,传递劳动、智慧、创造和情感,激发了中国人的书写生活,见证中华文明走向思想、知识、文化与艺术的王国。
在文明的长河里,一个叫做毕昇的人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方中国,开启了一场影响未来的汉字印刷革命。毕昇发明的印刷术被后人称为“人类文明之母”。当人类从蛮荒的丛林时代迈进到真正的黄金时代、信息时代,一千年前毕昇的这一步深深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过去、今天和未来。这就是消逝在时间深处的毕昇,但他仍然以新的生命存在方式同今天的世界对话,和今天的我们娓娓而谈。
世界最伟大的奇观之一——紫禁城。这座中世纪宫殿作为中国帝王的府邸将近500年,是凡尔赛宫的10倍大,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充满了世界上最精美的珍宝,同时,它也是一个建筑奇迹。
中国园林的发展有着近三千年的历史,类型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颐和园和避暑山庄这两座园林,就是皇家园林的代表。其中颐和园更因其典型和完整,成为名胜之地。 所谓私家园林,其实就是宅院,中国的私家园林是世界建筑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园林之意表达的是人与园林或人与自然的内在哲理,这就要求造园者须有诗情画意的修养。
八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他们身份各异,各怀绝技:铁拐李以乞丐面目出现,法宝是能救济众生的葫芦;汉钟离曾经是将军,具有起死回生能力的蒲扇是他的宝物;张果老是一位老者,法宝是能预知未来的渔鼓;吕洞宾的形象更像中国古代的儒生,手持能降妖除魔的宝剑;何仙姑像是一位民间妇女,宝物是能修身养性的荷花;而蓝采和的面目则是一个在街头卖艺的少年,以能够沟通天地的花篮为法器;年轻的韩湘子是名门之后,手握可以滋生万物的洞箫;而同样出身贵族的曹国舅,宝物则是可以千变万化的云板。他们经常集体出现,因而被人们称作八仙。
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孕育了许多功夫传奇人物和一些重要的武术派别。佛山人将武打动作改编成一种舞蹈——舞狮。数百年来,人们用舞狮招来好运与兴旺。狮子不是中国本土的动物,据说人们最初是与真正的狮子共舞,这种舞蹈在近两千年前传入中国,逐渐在各地演变出不同的派别,并由人来扮演狮子。在中国南部的佛山派舞狮中,狮子是醒着的,充满活力,称为“醒狮”。通过动作展现狮子的神态,是每个舞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