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
中文课堂
文化视窗
学术天地
活动空间
全球网络
退出登录
CN
EN
20周年
中文课堂
文化视窗
学术天地
活动空间
全球网络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CN
EN
搜索
主题内容
推荐内容
2024年12月18日
传承者
中国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表演艺术、文学作品和手工艺术品,尤其是精美的手工锦缎和装饰着错综复杂的刺绣。媒体人兼作家欧生优丽前往北京和四川采访许建树和阳蕾,了解年轻的时装设计师和表演艺术家是如何做令人惊叹的事情的。他们将中国传统工艺带入新的生活,做到古代艺术与当代美学的结合,并将其推到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推广和宣传中国的文化遗产。
2024.12.18
2024年12月02日
九成宫醴泉铭
本系列教学视频由著名书法家刘洪友亲自授课,他深耕书法领域多年,造诣深厚,尤其擅长欧体楷书,其作品广受书法爱好者好评。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其笔画严谨、结构匀称,是学习楷书的重要范本。本系列视频将围绕这一经典碑帖,深入讲解其用笔方法、结字知识和章法布局。 本系列视频详细解析了《九成宫醴泉铭》的笔画技巧,包括起笔、行笔、收笔等关键环节。其次剖析了字体结构,讲解如何合理安排笔画间的位置关系,以达到整体美观和谐的效果。此外,视频还着重介绍了如何根据书法作品的大小和形式,合理布局文字,使作品整体协调统一。最后,针对创作大型书法作品的需求,刘洪友老师特别指导了如何运用大号笔和特大号笔书写《九成宫醴泉铭》风格的二八尺横批和四尺中堂。
2024.12.02
2024年11月18日
金漆木雕
森林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树木给人类的先祖提供了生活和生产的馈赠。世界上的五大洲,都有着自己风格的木制品,从实用性的到艺术性的,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几千年来,中国的木雕艺术,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呈现着自己的个性和魅力。李得浓所在的潮州,是座岭南古城,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2000多年的岁月更迭,让这里沉淀着众多古老的文化印记。潮州人功成名就自然要安居乐业,大兴土木翻新祖屋的时候,会用木雕装饰,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贴上金箔,那富丽堂皇,正是潮州这传统的人文风情。让木雕就一直伴随着古城发展,也使得木雕技艺代代地传承。 和潮州木雕1000 多年的发展岁月相比,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个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这金碧辉煌的潮州木雕,是无数以木为纸,以刀为笔的木雕艺人,所铭刻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智慧。
2024.11.18
2024年11月18日
穿在身上的历史-下
本讲介绍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服饰特点。唐代服饰以其开放、华丽而著称。男子常穿圆领袍和宽袍大袖,展现出一种豪迈洒脱的气质;女子则偏爱襦裙装,色彩鲜艳,款式多样,尤其是那飘逸的宽幅裙摆,尽显唐代女性的丰腴之美与开放之风。宋代服饰则更加注重实用与简约。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宋代服饰风格趋向内敛与含蓄。男子多穿直身对襟衫,女子则流行穿着简约的襦裙或背子,整体给人一种温婉、雅致的感觉。元代服饰则因蒙古族的统治而融入了更多的异域元素。男子常穿蒙古袍,女子则偏爱宽大的袍服,搭配精美的饰品,展现出一种粗犷而不失细腻的民族风情。明代服饰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服饰的礼仪性与规范性。男子服饰以曳撒、飞鱼服等为代表,女子则偏爱凤冠霞帔,彰显出明代社会的等级观念与审美追求。清代服饰则以其独特的满族风格而独树一帜。男子多穿马褂、长袍,女子则保留明代服饰的特征,流行旗袍、马面裙等,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满族人民的尚武精神,也融入了汉族服饰的优雅元素,共同构成了清代服饰的多元与包容。满汉服饰交融形成的旗袍,终于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民族服装经典。
2024.11.18
2024年11月02日
中国国画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画是一门集聚着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门类。中国画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为内容,以工笔、写意、勾勒、墨骨等技,在世界美术中自成体系、源远流长的水墨艺术,蕴含着东方哲理的博大内涵。这种精髓由山水的意蕴生成而出,因东方的情境而更为气韵生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水墨世界。中国画自古代至现代经历了显著演变,特别是在近百年间,受到西方艺术影响,中国画在保留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涌现诸多新技法和艺术风格。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融入现实主义元素,进行了艺术革新,重视表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拓宽了表现领域,产生了新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情趣,展现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
2024.11.02
2024年11月02日
穿在身上的历史-上
中国历代服饰各具特色,它们不仅仅是遮体保暖的工具,更是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与审美演变的生动载体,反映了不同朝代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 本讲介绍了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和隋朝时候的服饰特点。从远古的朴素实用,到商周的礼仪象征,服饰逐渐承载起更多的文化内涵。早在商代,服饰的主要材料包括皮、革、丝、麻,样式多为上衣下裳,颜色以黑、白、红为主,且服饰的等级制度已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服饰制度更加完善,确立了上衣下裳、深衣、冕服等基本样式,色彩和纹样也被赋予了礼制内涵,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深衣和胡服开始流行。深衣是一种上下相连的服饰,而胡服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风格,其短衣、长裤和靴子的设计影响了中原地区的服饰风格。进入秦汉,服饰风格趋向统一,深衣成为主流,其宽袍大袖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汉文化的包容与大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游牧民族影响,服饰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胡服与汉族服饰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貌。进入隋唐时期,中国服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男装以袍服为主,女装则更加丰富多样,色彩艳丽,图案精美。 中国历代服饰的演变,不仅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总的来说,中国历代服饰在样式、颜色、材质等方面各有特色,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揭示了不同朝代的社会结构和审美观念。
2024.11.02
1
2
3
4
5
6
...
13
新闻中心
公告
新闻
院刊
媒体联络
关于我们
品牌
历程
设立
年报
合作伙伴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电话:
86-10-63240618
传真:
86-10-63240616
邮编:
100083
邮箱:
info@ci.cn
社交媒体
Copyright
© 2020 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29424号-2
COPYRIGHT © 2020 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29424号-2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