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孔院师生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

2024-12-13 02:25:33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5日下午,在科摩罗就业之家,首届科摩罗工艺服装生产培训班的技术专家为孔子学院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工艺实践课程。通过实践,大家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手工艺文化。

        专家组的刘晶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传统“铜钱纹”的文化内涵。

        铜钱纹拼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并在宋代逐渐普及到百姓当中,成为一种主流的民间手工艺‌。这种手工艺通常将一定形状的小片织物拼缝在一起,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抱枕、壁饰、被子等,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装饰性‌。铜钱纹的图案由外部的圆形和内部的正方形或内向弧形方格组成,象征着招财进宝和大富大贵‌,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之一,现在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美好的寓意与象征。

        听着刘老师的讲解,看着ppt上精美绝伦的手工艺作品,孔院学员们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热情,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刘老师的示范,眨也不敢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动作。

        DIY环节终于开始了,学员们兴奋地拿起事先摆放在长桌上的材料,或尺量长度、剪裁布料,或穿针引线、折叠比量,或凝神思考、斟酌针脚,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于手上的“活计”,就好像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即使是平日里粗枝大叶的男孩子,也翘着兰花指认真地缝了起来。剪裁偏误了,那就再细心一些,重新量、重新剪;丝线打结了,那就拆解再缝;攻克难题了,就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心得;初见成品了,那必须绕场一周,快乐地展示自己的“宝贝”。整个实践课上,学员们都深深沉浸在体验中国文化,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氛围中,这份热忱与快乐,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

        这堂生动的中国手工艺实践课为孔院学员提供了一次更加直观感受中国人民“巧手牵针、扮美生活”的传统文化的机会,也让他们理解了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美好祝福的民俗寓意。这是一次生动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也是科大孔院对语言学习桥接文化体验的又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

        在开展中文教学和文化活动同时,科大孔院重视“中文+”项目开发,重视对当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他们高质量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在本次培训班前,孔子学院老师与项目组各位专家进行了座谈,对孔子学院“中文+”项目开发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2024年11月27日,由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馆主办,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承办的工艺服装生产科摩罗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科摩罗大学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受邀参加了开班仪式。

 

文稿/闫颖

编辑/闫颖

审核/张茂庆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电话: 86-10-63240618
传真: 86-10-63240616
邮编: 100083
邮箱: info@ci.cn
社交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