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演绎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

2024-11-30 10:26:16

项目介绍

中国故事舞台剧——月兔及其他中国故事(Moon Rabbit and Other Stories from China) 

2023年是农历癸卯兔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与诺丁汉大学湖畔艺术中心(Lakeside Arts)共同开展以“月兔”为主题的中国故事舞台剧巡演项目。

该项目得到了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England)和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的资助,由诺丁汉大学湖畔艺术中心负责总协调。项目邀请到了英国作家、导演托比·休尔斯(Toby Hulse)先生将中国传统故事改编成适合英国5—10岁儿童的故事,并担任导演的工作。该舞台剧由专业的中英双语演员和当地著名的中国音乐家彭玲女士共同演绎。

中国故事舞台剧将于2023年1月至2月在英国诺丁汉的12所小学、5个图书馆和湖畔艺术中心剧院巡演共计25场次。

 

沉浸欣赏

一场富有创造力的中国文化盛宴

    当地时间2023年1月28日,中国故事舞台剧于诺丁汉大学湖畔艺术中心剧院成功首演。

中国故事舞台剧分为四个故事单元,由提问引出故事演绎,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月兔的来历、龙的传奇、后羿射日以及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四个故事之间衔接流畅,表演趣味横生,现场的中国传统乐器配乐更为舞台剧增彩添色。而故事内容所蕴含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与自然”等人文内涵与当今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既有传统魅力,又有现代意义。

故事开场以“天大旱”为背景,兔子、狐狸与猴子被玉皇大帝派去人间执行任务,要求带回食物敬献给自己。兔子来到人间看见天下大旱,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心生怜悯,将食物全赠与了一位老妇,返回天庭时差点儿因任务失败而被责罚。幸运的是,老妇及时赶来解释,最终兔子因其“保护生命”“善良聪颖”而被嘉奖,前往月宫担当重任。自此,兔子也就成为人们所熟知的“月兔”。

“月兔”故事结束后,场景继续突出“干旱”这一关键词,通过主人公“杨(Yang)”拒绝“祈雨”,主动寻找生存出路,进行采草—卖钱—换米来养活家人,最终化身为龙解决了村庄的干旱问题,造福了人间这一故事,启迪现场观众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中要不认命、要有挣扎向前的大无畏精神。

接下来,故事转向讨论“干旱”产生的原因,引出“后羿射日”的故事。在这一故事的演绎过程中,舞台灯光与演员的动作表演配合完美,层层递进,展现了十个太阳对气候和人们生活带来的恶劣影响。随后,英雄人物“后羿”登场,拉弓射箭,挽救人间生命,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的精神,同时也启发现场观众应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最后一个故事将问题聚焦到“洪水”上。如何“治水”成为当时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他们找寻了智者询问解决办法。智者先后给出筑坝、改道两个方案,这两个方案保护了百姓生命安全,却给栖息在河中的其他生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于是,鲤鱼找到智者希望他能够处理,智者告诉它只要坚持不懈地一直游,就能够飞过大坝、化龙翱翔九天,最终鲤鱼成功化龙。

表演的最后,两位演员由“故事中的人”变为“讲述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了四个故事传递出的“保护生命”“解决问题”“积极行动”“努力坚持”的教育意义,圆满结束了此次演出,获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

以“月兔”为主题的中国故事舞台剧与农历兔年契合,故事脉络清晰,表演风趣幽默、浅显易懂,配乐恰到好处,同时将红包、腊八粥、丝绸、虎头帽、春联、传统乐器等丰富的中国元素融入其中,立足现代,通过一场富有创造性又具有想象力的舞台剧,向当地民众尤其是儿童们描绘了中国传统故事里的多彩世界,深入浅出地传递了中国传统故事的现代教育内涵,深受儿童及其家人的欢迎与好评。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电话: 86-10-63240618
传真: 86-10-63240616
邮编: 100083
邮箱: info@ci.cn
社交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