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第三届英国大学生社会公益与商务创新中文大赛在云端举办,来自全英10所大学的14名决赛选手围绕中英交流中社会公益与商务创新的多个话题进行了演讲。其中,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推荐并负责指导的学生李伊菲(Evie Smillie)在此次比赛中勇创佳绩,荣获比赛评审团特别奖。
作为“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英大区赛的姊妹篇,英国大学生社会公益与商务创新大赛旨在促进英国高校商务中文教学的提升发展,激发英国大学生商务创新的潜力并推动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参与和责任。
组织报名
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在收到本次比赛的举办通知后,立刻向晚间班以及爱丁堡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进行大力宣传,并在初步选拔后确认了此次比赛的参赛选手——来自爱丁堡大学中文系的大四学生李伊菲,她清晰准确的发音和流利的中文表达能力使其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孔院十分重视此次比赛,在选手确定后随即召开了比赛动员大会。会议上,中方院长王绍梅老师首先邀请李伊菲同学介绍了其学习中文的经历和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接着介绍了本次比赛的两位指导教师——孔院专职教师刘宇翰以及志愿者教师武子敏;最后针对选题与大家进行了沟通,将“国潮”和“化妆品牌”确认为两大关键词,为比赛定下了基调。
备赛过程
动员大会后,两位指导教师与李伊菲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准备、辅导工作。线下的辅导工作主要包括演讲题目和框架的确认、讲稿的多次修改、PPT内容的补充与完善、中文发音的纠正以及演讲技巧的提升。线上的辅导工作则更为灵活,主要是及时且快速地解决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比赛前一周,孔院中方院长王绍梅老师邀请爱丁堡大学中文系主任栾多老师一同参与了比赛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两位老师针对李伊菲同学的演讲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帮助其拓宽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提高用词的准确度。此外,两位老师还成功预测了比赛当日评委的提问。
比赛情况
比赛当日,爱丁堡大学中文系和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在云端观赛,为李伊菲同学加油助威。王老师作为嘉宾出席比赛。
李伊菲同学的出场顺序为第二位,顺序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她发表的题为“以花西子为例——国潮下的中国化妆品牌发展”的演讲不仅关注到近年来国潮风尚的崛起与发展,还为国潮下中国化妆品牌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支招,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想法与创意受到了评审的一致好评。
演讲结束后,两位评委分别针对花西子品牌如何在众多化妆品品牌中脱颖而出以及品牌的持续性发展进行提问。李伊菲同学结合海外市场与自身对品牌的理解进行了精彩而准确的回答,为其整场比赛画龙点睛。
比赛结束后,人民网英国频道和腾讯新闻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报道,两篇报道中均提及了李伊菲同学演讲的主题“国潮下的中国化妆品发展”,足以可见观众对其演讲的喜爱,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