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为更好地服务爱丁堡当地民众,进一步增强孔院在当地的影响力,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于当地时间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下午成功举办了以“天涯共此时——家和团圆”为主题的中秋节游园会和音乐会“双会”活动,吸引了130余人参与。
此次活动为疫情发生后孔院举办的第一场线下文化体验活动。为办好本场活动,孔院的教师们一个多月前就着手准备,经历多次头脑风暴后确认了活动的形式,之后又通过多次会议反复讨论和修改细节,最终制定出大家一致认可的游园会活动方案。
全体工作人员合照
游园会主要包括四部分:投壶活动、书法作坊、剪纸体验和中国知识竞猜。为增加游园会的趣味性,参与者每完成一项活动就能获得一张贴纸,集齐四张贴纸后便可领取孔院精心准备的中秋节小礼物。除此之外,孔院还准备了月饼等具有中秋特色的食物供大家享用。同时,在孔院中方院长王绍梅老师的努力下,孔院还邀请到了爱丁堡当地的四位音乐家——Olivia Gray, Janelle Lau, Chenhao Wang和Yanmei Wu,为爱丁堡当地民众带来一场音乐盛宴。游园会和音乐会双会并行的中秋节活动由此确定下来。
食物台
礼物台
9月10日下午2点30分,随着第一批游客的到来,活动正式开始。孔院为此次活动设计了极具中秋特色的门票,前来参加活动的游客领取门票后方可进入活动现场。活动现场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是美食区和活动区。游客在美食区不仅可以品尝中秋的特色美食、学习筷子的使用方法,还可以通过孔院提前制作的中秋节介绍视频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门票正面
门票背面
活动区则是本次游园会的重点区域,游客可以在活动区体验投壶、书法、剪纸,并进行中国知识竞猜。
投壶是我国古代一项兼具礼仪教化与休闲娱乐的社会文化活动,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游客在体验投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古人的意趣,还可以体会“中”与“不中”之间这种不确定性的乐趣。投壶的活动现场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投壶
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还体现了古人的哲思与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摩孔院教师优美的书写过程,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书写,体验书法之美。游客们纷纷拿着自己手写的“明月”拍照,颇有成就感。
书法
剪纸作为中国民间手工艺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国内就颇受欢迎,其赓续传承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在剪纸活动的现场,孔院教师在活动前就准备好了玉兔样式的彩纸,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裁剪,然后装饰代表中秋的“玉兔”。大家一边剪纸一边听孔院教师讲述嫦娥玉兔的故事,既收获了知识,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玉兔”。
剪纸
中国知识竞猜则是另一项“充满刺激”的活动,考验游客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在知识竞猜的活动现场,大家宛如“开盲盒”一般打开问题条。有的在看到问题之后直接说出了答案,收获了现场的一片掌声;有的在看到问题后,面露难色,但是在孔院教师的引导下最终说出了正确答案,信心高涨。活动现场交织着大家的笑声与掌声,十分欢乐。
中国知识竞猜
下午3点50分,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之中,游园会活动告一段落,中秋音乐会拉开帷幕。音乐会开始前,孔院中方院长王绍梅老师进行致辞,她向观众介绍了中秋节,向大家致以中秋祝福,向参与表演的音乐家表示感谢,并宣布音乐会正式开始。音乐会分为两部分,共十七支曲目,内容包括《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中国传统乐曲,《明月几时有》《神话》等耳熟能详的中国现代乐曲,以及《友谊地久天长》等世界名曲,种类丰富,受众广阔。音乐会结束后,大家还沉醉其中,彼此交流感受,久久不愿离去。
中秋音乐会
院长发言
至此,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中秋节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获得了当地民众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孔院以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为契机,让更多的民众认识了孔院,了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