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代表团莅临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就“汉语教学本土化发展及文化传播”主题开展座谈交流。语合中心代表团成员包括师资处处长丁湘茹、综合处副处长孔佳、志愿者处副处长文静、师资处项目主管赵乐,以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和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史金生。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方面,参会人员为意方院长马西尼教授(Federico Masini)、中方院长魏怡、中方院长助理陈晨、本土教师朴敏佳,以及部分中文教师和志愿者教师。
会议伊始,马西尼院长对语合中心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罗马孔院在汉语教学本土化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编撰和推广意大利本土化的三套中文教材——《意大利人学汉语》《我会说中文》《我们说汉语》方面的成果。他强调,通过不断深化本土化教学和文化活动,罗马孔院在促进汉语教学的普及和本地文化融合方面成效显著。会中,钟英华会长邀请马西尼院长共同参与基于表达驱动的理论创新方面的研究。
随后,中方院长魏怡对罗马孔子学院的年度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提及2025年计划举办的特色文化活动,包括短视频大赛和古诗词朗诵会等。她指出,这些活动旨在通过创新形式进一步促进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播。魏院长还就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汇报,提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学生对学习汉语及赴华留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时,她提出希望语合中心加大对本土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包括为本土教师提供赴华进修机会及相关证书获取途径,以推动本土师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中文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会议双方就多个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些议题包括意大利基础阶段汉语教学的规划与支持、扩大中意合作伙伴关系、探索语言伙伴计划和青年教师计划等创新项目,以及“中文+”发展的新模式。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注重语言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多元化的合作项目和系统化的培训机制,为意大利本土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在此基础上,双方强调进一步推动汉语教学与意大利社会需求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
此外,首都师范大学史金生教授结合其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了关于汉语戏剧性表达以及传教士文献中方言演变的相关研究。他指出,语言教学应重视语境的应用,特别是在教学中强化篇章层面的逻辑性和叙述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此次座谈会的举办,不仅深化了语合中心与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的合作,也为中意两国在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