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拉曼大学孔子学院在吉隆坡成功举办了“华侨记忆,岁月长河”的田野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团队由拉曼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马应心教授、德州学院带队教师曹士波、孔院志愿者教师以及中国(山东)—马来西亚青年友好交流行(德州学院)的40余人所组成。本次调研重点聚焦马来西亚华人奋斗史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深入了解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发展与演变,为推动中马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在调研活动期间,团队走访了吉隆坡的师爷庙拓荒博物馆、华社研究中心以及中华人文碑林等重要文化遗产地,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华人历史的脉络以及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所付出的努力。在调研过程中,师生们结合个人感想,分享了他们对于华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保存的体验与感受,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奋斗史。
吉隆坡师爷庙拓荒博物馆的导览员林垦先生详细介绍了早期华人移民与马来亚历史的关系,并阐述了华人在吉隆坡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在参观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时,调研团队与该中心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该中心的郑名烈博士为调研团队准备了一场专题分享会,讨论了马来西亚华人在文化、历史、社团、经济与政治等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并研究了华社与其他社团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心的图书馆馆长竺静贞女士也向调研团队介绍了该中心在保护和整理马来西亚华人史料方面的努力。
随后,调研团队还参观了中华人文碑林,考察了其中陈列的中国历代各体文字与书法名作碑刻,并探讨了海外华人在史料保存方面的贡献。拉曼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马应心教授表示,这次调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加强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文化认同感,还将促进中马两国在文化领域的深度合作。调研团队成员认为,通过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
此次调研行程紧凑且富有意义,调研团队深刻感受到华人文化遗产在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未来,拉曼大学孔子学院将继续组织相关活动,致力于推动中马文化交流,为中马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