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雅韵,再现千年风华——巴陵康孔子学院携手古琴大师杨致俭举办新春音乐会及古琴捐赠仪式

2025-04-09 14:56:20

1月31日,正值中国新年大年初三,巴陵康孔子学院携手古琴大师杨致俭先生在孔院举行了春节特别活动“古琴雅韵,再现千年风华”新春音乐会及古琴捐赠仪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音乐盛宴。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古琴演奏员、故宫博物院特邀古琴专家杨致俭先生倾情献艺,伽内什师范大学副校长Gede Rasben Dantes、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曹怡玲女士和杨自莱先生以及巴陵康孔子学院50余名师生出席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巴陵康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朱敏霞主持。

活动伊始,中方院长朱敏霞介绍了中国春节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欢度春节的盛况。曹怡玲女士介绍了七弦古琴的部件构成及其文化内涵。曹女士说:“古人造琴,是将其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入了古琴之中。古琴面板呈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底板平直,象征着地方。琴长约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再加上一个闰日。十三个徽象征着一年有十二个月再加一个闰月。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五行。后来增加的两弦,代表着文武。”

杨致俭先生介绍了古琴曲目带来的不同意境,并为大家现场演奏代表着知音难觅、友情珍贵的《高山流水》以及传达爱而不得、相思至苦的爱情曲目《秋风词》等知名曲目。杨致俭先生的高湛琴艺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杨致俭和杨自莱又为大家演奏了多支欢快明朗、悠扬惆怅、闲适淡然、怡然自得等不同风格的曲目,技巧娴熟,情感表达细腻,掀起阵阵高潮。

最后,杨致俭先生将其从中国带来的仲尼古琴赠与巴陵康孔子学院,并介绍了孔子古时弹琴授艺的精神追求,希望孔院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伽内什师范大学副校长Gede Rasben Dantes对杨致俭先生的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音乐会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他说:“古琴作为中国传承最为久远的一种乐器,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流传至今,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给予古琴的一种荣誉,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对古琴的一种肯定。今天有幸听到大师演奏,亲身体验古琴雅韵,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此次春节特别活动“古琴雅韵,再现千年风华”新春音乐会及古琴捐赠仪式在众人欢呼声中圆满落幕,这是中国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中印尼两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巴陵康孔子学院未来将携手更多文化大师,共建中印尼民众沟通交流之文化桥梁,为促进两国友谊贡献己力。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电话: 86-10-63240618
传真: 86-10-63240616
邮编: 100083
邮箱: info@ci.cn
社交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