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  一路同行》

2024-09-20 10:36:39

 

孔子学院 一路同行 
投稿单位: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投稿人:米大孔院公派教师柳睿杰 
郎伯平(Beniamino Ravera),一位来自意大利米兰的高中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邂逅了《马可·波罗游记》。这本游记描绘了一 
个如诗如画的中国,而杭州这座城市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仿佛与他的 
家乡威尼斯如出一辙,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碰撞深深吸引了郎伯平, 
激发了他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兴趣。然而,遗憾的是,他所在的高中 
并没有中文课程。 
幸运的是,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他打开了一扇学习中文的大 
门。2021 年,他选择参加米大孔院开设的中文晚课班级,自主学习中 
文,如今他已经是“巩固会话”课程班级的一名学生了,学习中文也 
已经 3 年零 6 个月了。他不仅在语言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也逐步加深 
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是在 2024 年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意 
大利暨圣马力诺赛区中赢得了冠军。 
2023 年 3 月,我在 HSK-3 级班与他相识,发现他对各种话题都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而建议并帮助他备赛“汉语桥”。米大孔院提 
供给他前往西西里观摩“汉语桥”的机会,这让郎伯平与“汉语桥” 
开始结缘。此次观摩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激励了他真正迈出追寻 
“中文梦”的第一步。 
2023 年 9 月,他给我发来了一封长长的邮件,信中他认真地表 
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向往,经过暑假赴他国的短暂留学经历后,他 
心中更加渴望去中国留学。他决定 11 月回到意大利,坚持学习汉语, 
并希望得到我的建议。面对他坚定的决心,我建议他继续学习并取得 
HSK 考试成绩,也推荐了《中国文化常识》,作为他进一步了解中国文 
化的参考书。 
2024 年 2 月,我联系并告诉他即将开始新一轮的“汉语桥”选手 
选拔。他欣喜若狂,希望能得到我的推荐和指导。我们一起通过了海 
选,开始为期 3 个月的“汉语桥”备赛。在期末考试和备战“汉语桥”的双重压力下,他依旧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从害羞、内向逐渐变得 
自信、开朗,勇于表达自我,战胜中意文化差异带来的思想逻辑差异, 
积极学习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迈出追寻并实现“中文梦”的第二 
步。 
2024 年 6 月 21 日,这一天,郎伯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中 
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比赛时,他不仅深情讲述了与中文相识、相知 
的故事,也介绍了他对“红学家”和《红楼梦》的向往,这让我为之 
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更赢得了在座观众的赞叹和热烈掌声。 
我相信,从这一刻开始,他的“中文梦”不仅映照着昨日的努力 
和今日的成功,他的未来必将更加值得期待,他的“中文梦”之路, 
还有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每一步都将充满了他坚持不懈的努 
力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郎伯平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个人在学习中文之路上的成功,也 
是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2024 年 
是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 15 岁生日。自成立以来,米大孔院不仅 
教授语言,更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交流项目,增进了中意两国人民 
的友谊。郎伯平的成功,无疑是米大孔院全体教师辛勤耕耘的成果, 
是孔子学院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的真实写照。 
郎伯平的故事,更是孔子学院在全球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一个 
生动例证。2024 年是全球孔子学院品牌创立 20 周年。孔子学院品牌 
自创立以来,为无数像郎伯平一样的中文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 
平台。相信在孔子学院的支持下,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通过学 
习中文,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孔子学院一路同行,让中文和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绽放光芒。我 
们希望郎伯平的独特经历和成功,会激励更多的学生投身到中文学习 
的浪潮中,通过孔子学院的平台,更多地了解中国,爱上中国文化。 
相信在未来,孔子学院将继续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发展中外友好关 
系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重任。不负初心,砥砺前行,让世界更 
加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电话: 86-10-63240618
传真: 86-10-63240616
邮编: 100083
邮箱: info@ci.cn
社交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