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行——记我的国际中文教育之路

2024-09-20 10:36:40

一路同行——记我的国际中文教育之路

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 罗子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即将迎来成为国际中文教师的第六个年头,回想起学生时代恩师的殷切寄语,这也是我从第一次站上异国讲台至今,始终不变的初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从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到公派教师,从中亚小国吉尔吉斯斯坦到西非大西洋岸的塞拉利昂。随着身份的转变,不同的教学、工作环境,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地认同与诠释。“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际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育,而是以语言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民心相通。

感恩遇见,在实践中成长

2017年8月,我来到了吉尔吉斯斯坦这个被阳光偏爱的小城——贾拉拉巴德市。初次赴海外任教的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多挑战和困难。陌生的环境、语言障碍和有着不同学习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学生们,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化冲击。我需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技巧,抓住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正向回馈,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坚韧。

2019年末,吉国疫情突发,我和同事们面临着从“线下课堂”到“线上课堂”的转变与挑战。为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大家迎难而上,学习软件操作,制作精美课件,采用“录播”模式,以积极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继续开展好教学工作。这些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网络信号不稳定造成的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前复习、课后预习的材料,丰富了孔院汉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为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更多“方便”和“可能”。 

     

一路同行,在热爱中燃烧

2023年9月,赴任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非洲学生们对中文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我所任教的小学,一进校园,孩子们都会热情涌上来打招呼。“你好”“I want be a Chinese”“I like Chinese”,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对中国发自内心的喜爱。武术俱乐部的学员们,不惧酷暑,风雨无阻地苦练基本功,对中国武术的热爱让我深深地敬佩和感动。孔院的每一次文化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武术也成为中塞文化交流的“金字招牌”。

   

教学中,我十分享受课堂中与学生们“教学相长”的过程。HSK四级培训班的耶利米,非常热爱中文,尤其喜爱成语和俗语。经常会将在课下接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提出,与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例如“为什么上山容易下山难?”“不到长城非好汉什么意思?”等问题,带给我很多教学的思路和启发。

文化活动策划和主持等工作,让我借助孔院的平台,快速成长,收获了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回望过往的教学经历,我能清楚地记得每一位学生炙热的脸庞,我也庆幸始终抱有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热忱。未来,我会继续履行着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的职责和使命,用心讲好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电话: 86-10-63240618
传真: 86-10-63240616
邮编: 100083
邮箱: info@ci.cn
社交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