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孔子学院同行的十年

2024-09-20 10:36:41

我与孔子学院同行的十年

一、不解之缘

十年前,我第一次听到孔子学院,那时的我19岁,刚踏进了大学的校园。大学第一课老师问道:你为什么选择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我回答的是:直觉。是的!冥冥之中,在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个暑假,只需一眼我便非常坚定。十年前,我与孔子学院结下不解之缘,孔子学院也见证了我和爱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守。

二、为什么是非洲

2024年是我在孔院这个大家庭工作的第三年,也是我赴任的第三个非洲国家。如果说十年前的孔子学院于我只是一个专有名词,现在就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动词。

2019年我作为海外教师志愿者正式加入孔子学院这个大家庭,我满怀激动地从东八区飞到了东三区--马达加斯加,在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工作的一年,我认识了世界的另一种可能,不同的肤色和不同的文化人在一起可以用同一种语言连接在一起,从第一堂汉语课的“你好”到学期结束的“谢谢”,学生们和我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020年我作为普通志愿者又转岗到东四区-毛里求斯,在这里我遇到了新冠疫情,也遇到了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爱人,我们就像“盟友”一样,相识与孔院这个大家庭,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彼此欣赏,彼此学习,最后约定在这条道路上携手同行。

2023年我和爱人再次踏上了非洲这片热土-喀麦隆,不同的是:从东非变成了西非,从东四区变成了东一区,从志愿者教师变成了公派教师,相同的是:学生们对汉语充满渴望的求知眼神和温暖的孔院大家庭。在非洲这片热土上,我找到并确定了人生的方向,我也想要在这儿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讲好中国故事

  在异国他乡的这些年,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大国的文化自信。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的行人经常用“你好”和你打招呼,有的人甚至还能和你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和你唠上两句,中国元素也能在不经意之间出现在某个角落;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的日益强大,“汉语热”才能盛行全球。在讲台上,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孩子们,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慢慢和孩子们磨合,当看着课堂里可爱的孩子们用一双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你时,听着他们嘴巴里蹦出的一个个汉字时;接到孩子们舍不得吃的糖果礼物时,那一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抵过了所有的不安和疲惫,你能看见学生眼里对汉语的热爱

孔院的学生们不仅仅在学习语言,更多地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他们很想要了解世界另一端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在每次的课堂上他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除了从视频资料上了解及老师眼中的中国,他们更喜欢沉浸式的体验,每每带领学生们一起写毛笔字、剪纸、打太极拳做中国美食(图六、图七)...他们脸上总会露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我想这也是我汉教生涯的意义所在,如今孔子学院在非洲的数量增长迅速,我相信,瀚宇之花将会绽放在非洲的每个角落。

 

                                               王慧

                                               2024年7月21日

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电话: 86-10-63240618
传真: 86-10-63240616
邮编: 100083
邮箱: info@ci.cn
社交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