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伊始,由延世大学孔子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汉语桥”冬令营在成都顺利开展,吸引了众多热爱中文的学习者踊跃参与。来自韩国放送通信大学中文系的洪芳杓便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学员之一。作为年长学员代表,他不仅全程积极参与各项文化体验活动,还主动分享学习心得,成为现场一道温暖而励志的风景。他感慨道:“通过这种文化体验,许多老年学生对中文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洪芳杓先生参加延世孔院2025中文冬令营
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中文学习者——洪芳杓,虽已年过古稀,却始终坚持学习中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在中文学习的海洋中扬帆破浪。
1
迟来的相遇,坚定的选择
疫情期间,无法自由出行的苦闷和忽然空下来的大把时间,让洪芳杓决心开始系统学习中文。进入放送通信大学中文系后,怀着研读《三国志》的心愿,他额外参加了钟路区的中文补习课程①。在讲师建议下,他通过观看古装剧积累词汇,分别用一个月时间相继攻克HSK四级和五级。
注:①钟路区是首尔传统的教育中心,聚集了大量的顶级应试补习班。
洪芳杓先生参加延世孔院2025中文冬令营
“通过考试后,老师推荐我继续备考六级。”洪芳杓回忆道,“但我发现应试技巧无法转化为实际能力。”于是,他选择进入传统“书堂”②深造。这里的老师严抓声调、成语和俗语,每位学员都必须进行口语演讲。授课老师很是严厉,教过的学生中有70%在后来成为了韩国高校的中文系教授。有位老师更是在罹患胃癌的情况下仍坚持教学,令人敬重,他的经历也让洪芳杓更坚信“严师出高徒”,更加坚定了要学好、学通中文的信心和决心。
注:②朝鲜半岛传统的私立教育机构,现代书堂仍是学习儒家经典、汉字和传统礼仪的地方。
2
独辟蹊径,自创语言学习法
洪芳杓的语言学习方法别具一格。他利用专门的文字转音频软件矫正发音,效果显著,如今他的发音标准得常被误认为曾在中国生活过。他坚信“以量取胜”的学习方法,认为大量听、反复练是掌握语言的关键。
洪芳杓先生应邀接受人民日报专访
他曾沉迷于央视纪录片《国宝档案》,通过反复聆听练就了“捕捉信息”的能力。他并不刻意记忆词语的声调,而是通过大量听力输入,自然内化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在学习法语时,他采用独特的“睡眠学习法”,每晚入睡时循环播放法语录音材料,坚持三个月后,他已经可以流利地与法国人对话了。为掌握一句葡萄牙语,他也会反复练习几十遍直至脱口而出。“语言学习就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捷径,唯有实践。”他分享道。
3
笃行致远:当坚持遇见诗与远方
在放送通信大学,洪芳杓不仅认真学习中文课程,还积极参与首尔的学习小组,时常向前辈请教。不管是线上授课、线下课程还是各类活动,从来不缺他的身影。他始终坚信:“学习靠自律,成长靠坚持。”
在延世大学孔子学院韩方院长金铉哲教授的推荐下,洪芳杓加入吟诵社团,深入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在此过程中,他不仅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体悟,更身体力行地促进了中韩文化交流。在放送通信大学举办的吟诵文化交流活动中,洪芳杓热情邀请孔院代表出席,主动承担中方嘉宾与校方之间的联络工作,成为中韩沟通的桥梁,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
洪芳杓先生在延世孔院冬令营活动中发言
4
未来可期:永不停歇的航程
如今,洪芳杓仍保持着“用中文畅所欲言”的初心,哪怕自嘲“可能永远达不到无字幕看电影的水平”,但正如他常说的:“语言是活着的文化,学习是终身的修行。”
这位语言学习航程中的破浪者,正用他的故事证明:热爱的灯塔,永远照亮前行的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