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2025“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

2025-05-20 09:28:40

为迎接第十六个联合国中文日和第六个国际中文日的到来,当地时间4月19日,由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主办、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2025“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在塞拉利昂大学弗拉湾学院隆重举行。今年国际中文日的主题为“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旨在弘扬中文之美,增进中塞文化交流与理解。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公参张殿斌,塞拉利昂大学弗拉湾学院副院长曼萨雷(Kelleh Gbawuru Mansaray)、大学教务长莱比(Muda Lebbie)、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康特摩根(Miriam Conteh-Morgan),孔院塞方院长哈丁(Oliver Harding)、 中方院长陈学斌等嘉宾出席活动。孔院各教学点的师生代表、部分在塞中资机构和企业代表、塞媒体记者、中文爱好者等200余人参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张殿斌公参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对活动的成功开展表示祝贺。他指出,中文作为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已逐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他强调,在当前中塞合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文的桥梁作用尤为突出。张参赞高度评价了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在促进中塞人文交流方面的积极贡献,并鼓励更多的塞拉利昂青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抓住中塞合作的历史机遇,成就更加广阔的未来。

曼萨雷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塞拉利昂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之一,弗拉湾学院高度重视多元文化教育与国际交流。自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落地该校以来,为学校开设了系统化的中文课程,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本地学生开辟了接触中国、了解中国的新途径。他特别赞赏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国际视野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表示弗拉湾学院将继续与孔院深化合作,为中塞友好交流培养更多语言使者。

陈学斌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国际中文日”的设立背景,指出4月20日不仅是中国农历的“谷雨”,也是纪念仓颉造字的日子,象征着汉字诞生、文明传承。他表示,“语言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座桥梁,把不同国度和文化的人们连接在一起”,此次活动围绕“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主题,通过将文化展台的沉浸体验与文艺汇演的视听享受结合,全面展示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成果与师生风采。陈院长感谢中国驻塞使馆、塞拉利昂大学以及各界人士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信任,并鼓励在场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将中文作为打开未来世界的一把钥匙。

文化展台前人头攒动,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技艺与创意展示,包括茶艺表演、剪纸体验、手写书法挂历、中国结编织、汉字拼图游戏、谜语竞猜、漆画书签、植物拓染扇面、糖画汉字以及中小学生汉字创意绘画比赛优秀作品展等。来宾们在互动中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们积极参与、兴趣盎然,不少人现场学习了如何写中文名字、编中国结、做拓染团扇,体验活动区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卡地之一。

文艺汇演充满活力与多元风采。孔院武术俱乐部带来的武术表演动作刚劲有力、气势非凡,展现了中国武术的精神与技艺;弗拉湾学院附小学生与孔院学员岳翰林合唱中文歌曲《微微》,歌声悦耳,感染力十足;孔院师生自编自导的小品《手机综合症》风趣幽默,语言自然,展现了学员们不俗的中文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孔院教师合奏的《茉莉花》,融合了竹笛、中阮、古筝、葫芦丝、非洲鼓等中非乐器,演绎出了一场跨越国界的音乐对话;弗拉湾学院附中及附小学生带来的舞蹈《外婆桥》,展现了中国民间舞的柔美韵律;中文影视配音优秀作品展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孔院学员们为《长安三万里》《人在囧途》片段配音,惟妙惟肖,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活动最后,孔院师生与中国援塞医疗队代表献唱一曲温暖动人的《一路生花》,象征着中塞友谊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艺演出间隙,现场还设置了“你问我答”知识抢答环节,题目围绕中国文化、中文常识及演出内容展开,在场观众踊跃参与,氛围热烈。现场还准备了极具特色的文创小礼品作为奖励,将知识与趣味巧妙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Contacts
Address: No. 15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Tel.: 86-10-63240618
Fax: 86-10-63240616
Zip Code: 100083
Email: info@ci.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