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召开第五届国际中文教学与文化交流研讨会

2023-07-28 19:00:51

9月24日,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召开第五届国际中文教学与文化交流研讨会。这是孔院的常规项目,每年都得到卢森堡本土教师的有力支持。今年孔院还创新地邀请了复旦大学与卢森堡大学两校语言教学方面的专家教授一起围桌交流,探讨在多语言教学环境下卢森堡如何推进汉语教学的新思路。

首先,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王小曼、纪晓静分享主题讲座。两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围绕“后疫情时代汉语视听课的开发与创新”和“以能力为导向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王小曼老师认为,在国际中文教育面临多重困境的背景下,运用互联网+优势,融合当代青年的认知习惯,契合“教”与“学”教学理念的转变,汉语视听说课是一个突破。它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及课程整合教学理念,强调语言的交际性,模拟现实环境,让学生学习到活生生的汉语。她还为大家讲述了课程的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媒体层面的核心内容以及如何从内容、模式上设计一门视听说课程。

纪晓静老师的讲座主要阐释了何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及该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她强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符合语言习得规律的,它重视学习成果,设计层层推进的短期目标,强调语言输出,训练学生用语言做事,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学设计以能力目标为起点,逆向设计教学。设计原则包括化语言教学为内容教学、分模块设计、整合多种教学方法、搭建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动态支架及借助智慧教学工具。总体思路分为设计前、设计中到课堂教学,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又分为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宏观设计和教学活动、教学准备的微观设计,把课程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交际模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即学即用。

紧接着,卢森堡大学语言中心的伊芙·勒约特教授、马里恩·克拉梅斯博士作了题为“语言教学中的多媒体作用”“混合学习课程中的内在动机和书写技能发展”的简短阐述。勒约特教授讲述了在多元语言教育下的卢森堡学生语言背景与其他国家有何不同,分享了在卢森堡外语教学中常用的关于语音、理解测评、网站与博客制作方面的多媒体工具,以及一些汉语学习的网站。

克拉梅斯博士着重从汉语书写方面入手,她表示,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书写费时、进步慢,并且会占用交际技能训练的时间。对此,她提出要在混合学习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利用每周3小时的课后学习时间,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技能。

随后,雅典娜中学的姚萍兰老师介绍了雅典娜中学的汉语教学情况以及中卢友好学校的情况。2018年,汉语纳入卢森堡教育部教学大纲,随后不断发展,2022年将迎来首次汉语高考。她还介绍了学校使用的教材以及平时测试的内容。

最后,卢森堡孔院卢方院长白泽义从教学合作、文化合作及资源支持等方面向与会者阐明了孔院的立场以及开放合作的态度,并表示会一如既往地为汉语教学、文化交流做出自身应有的努力。

Contacts
Address: No. 15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Tel.: 86-10-63240618
Fax: 86-10-63240616
Zip Code: 100083
Email: info@ci.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