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承与互通发展 | 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卫匡国《中国历史:从上古至公元元年》中文版发布研讨会

2024-09-25 07:31:19

当地时间4月19日,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在罗马大学马可波罗大楼举办“国际中文日”暨卫匡国《中国历史》中文版发布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魏怡担任主持人,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主任文铮教授做总结发言。与会发言嘉宾包括意大利驻上海总领馆文化处处长、汉学家达仁利教授,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社会学家、《卫匡国全集》联合主理施礼嘉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员、历史学家董少新教授,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卫匡国《中国历史》意文版主编、汉学家马西尼教授,《卫匡国全集》中文版主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张刚峰教授,那不勒斯东方学院汉学家、《卫匡国全集》意文版主编陆商隐教授,浙江大学历史学家、《卫匡国全集》学术校对陶磊教授,《卫匡国全集》中文版总编、罗马慈幼会大学苏国怡教授,浙江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中心主任包灵灵,卫匡国《中国历史》中文版译者、上海外国语大学瞿珊珊教授。   

本次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全程使用中文作为会议语言,中意两国的专家、学者就卫匡国研究、《卫匡国全集》出版以及该项目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意大利驻上海总领馆文化处负责人、汉学家达仁利教授表示,卫匡国《中国历史》的出版为中意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时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之际,在纪念中西文明交流先驱的同时,意大利驻上海总领馆文化处也将一如既往支持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卫匡国全集》联合主编施礼嘉教授首先向支持本书再版工作的专家和学者等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并介绍了自上世纪60年代起所开展的卫匡国研究的历史脉络。《卫匡国全集》一书由卫匡国使用拉丁语书写,其中包括大量从中文翻译成拉丁语的内容,而今天《全集》在多方努力下经由拉丁语翻译成意大利语再翻译成中文,施礼嘉表示“本书再次回到中国,实现了完美的循环”。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员、历史学家董少新教授回顾了多位意大利著名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事迹,特别强调了“利玛窦规矩”,即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在秉持相互尊重原则的前提下开展文明对话与交流,以及基于这一原则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董教授深入分析了中意两国文化交流所具有的特殊性,通过对比意大利与其他西欧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意识与民族身份认同,回答“为什么是意大利”在中西方文明交流史中涌现了更多奉行包容尊重态度的文化使者,他们基于对另一种文化的承认与尊重,努力寻找不同文明共存的中间道路,这一精神在今天全球化时代仍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著名汉学家马西尼教授回顾了近三十年来,特伦托大学卫匡国研究中心以及罗马大学白佐良教授多年来共同支持卫匡国研究的历史。作为第一本“东学西渐”的重要作品,《中国历史》是第一本向欧洲介绍中国的著作,改变了西方的世界观。对卫匡国的研究也凝聚了老中青三代意大利汉学家的不懈努力与薪火传承,他期待未来更多的年轻学者能够继续传承这一学术精神,为中西方文明交流史书写新的篇章。

《中国历史》中文版主编、浙江大学教授张刚峰介绍了推进本书出版的长达11年的漫长过程,特别是其中涉及的特殊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习俗、专业技术术语等因素所带来的翻译困难与挑战。他对本书的翻译表示感谢,并强调了其珍贵的学术价值,期待未来其他在出版计划中的图书可以为中国的研究者提供更多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本书另一位主编苏国怡教授、意大利文版主编陆商隐教授以及中文版译者瞿珊珊教授也分别从本书的文本翻译以及原文文本甄别、勘校、出版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主任文铮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卫匡国研究在中意两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始终受到关注,但为了还原其作品原貌,尚有漫长的道路要走,需要中意两国同行打破各自多年来主要基于本国母语史料的研究定式,加强互通交流,打通两国学术边界,实现指数级成果突破与发展。卫匡国始终维护并秉持“利玛窦策略”,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果脱离相互尊重、包容共存的文明交流原则,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对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语言学习是促进文明对话、文明互鉴的重要基石,期待未来中意两国继续开展基于语言学习的文化交流,实现相互尊重、共同理解、共同繁荣的伟大愿景,为我们的时代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罗马孔院中方院长魏怡教授表示,卫匡国是中国语言的积极学习者,对中国语言的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也加深了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今年的“国际中文日”,罗马孔院以卫匡国的研究研讨为主题,在梳理中西文明对话的历史脉络的同时,也为新时代的中文学习、跨文化研究、文明对话提供了更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考方向,实现了从东方到西方再回到东方、跨越三个世纪之久的完美闭环。未来罗马孔院将一如既往承担起文明交流使者的角色,为搭建文明互鉴桥梁持续贡献力量。

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9月2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意大利罗马大学共同建设,是全球示范孔子学院。成立十几年以来,罗马孔院在汉语教育、教学、师资培训、汉语教材与大纲编写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孔院的作用,2022年起,罗马孔院定期举办高端国际中文专家论坛,旨在聚焦并探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内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及发展理念,并与意圣地区其它孔院一起,共同推进区域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为中意两国教育文化交流搭建平台,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Contacts
Address: No. 15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Tel.: 86-10-63240618
Fax: 86-10-63240616
Zip Code: 100083
Email: info@ci.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