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本土教师的专业提高,提升在韩孔子学院的办学品质,10月24日,由忠南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韩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水原大学的宋真荣教授、山东大学的刘冰冰教授等汉语教育方面的专家做讲座,为培训老师们带来中文教学的云端“盛宴”。来自韩国各大孔子学院的院长及本土教师近5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议伊始,忠南大学孔子学院韩方院长朴永钟教授首先向各位参会老师表达了问候,并简要总结了前期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希望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应变能力,灵活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朴院长的致辞结束后,第一个讲座的是水原大学中文系的宋真荣教授。宋教授以《通过饮食看中国》为题,围绕“饺子、包子、馒头”三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食物,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并结合音像向老师们介绍了这几种食物的来源、种类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对老师如何形象生动地开展文化教学有很大启发。
宋教授透过“包子” 看中国文化
紧接着来自山东大学的刘冰冰教授就《汉语虚词研究及教学》进行了讲解。虚词教学一直是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刘教授的讲座为参会老师指明了虚词教学的方向。刘教授首先介绍了虚词的定义和内容,以“朝、向、往”“对、对于、关于”“的”“了”等教学难点为案例,从句法成分和语法意义等方面进行讲解,重点介绍了介词、连词和助词。接着,刘教授从“虚词的教学”“虚词教学的归属”“虚词的个案研究”“虚词的语法化分析”等研究现状出发,并结合她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教学中的偏误实例分析和以点带面的方式,介绍了虚词的教学顺序以及对比法、语块教学等具体教学方法,给本土教师们带来很多启发,使老师们对如何开展虚词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刘冰冰教授讲解虚词
接下来,在文化体验环节,来自忠南孔院的郑娥英老师带领参会老师们学习了如何编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手工编织的工艺品,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来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组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大家跟着郑老师的步骤进行,在老师专业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一个个精美的中国结呈现在大家手里。相信这项新才艺也会让各位老师以后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郑娥莹老师讲解中国结编法
最后,忠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闵英兰教授为本次培训致闭幕词。闵院长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的教学意义,并表示这次培训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宋教授、刘教授以及郑老师的精彩讲座和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希望本土汉语教师们能借此机会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发展、新变化。
忠南孔院的本土教师培训,不光注重教学方面的提升,同时也帮助老师们提高教学相关的辅助技能,旨在帮助每位老师上出一堂别出心裁、形象生动的中文课。培训现场,老师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培训会后,老师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干货满满,培训内容极富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不仅满足了老师们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在丰富课堂活动、提升教学水平等方面也让老师们获益匪浅。老师们表示,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机会参加此类培训。
为顺应潮流,满足不断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忠南大学孔子学院在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今年夏季还承办了韩国中学教师培训。一直以来,忠南孔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通过专家讲座、优秀教师示范课、自主研修、观课议课、成果交流等多种方式,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土教师培训活动,为忠南地区的汉语教师搭建了教研平台。忠南大学孔子学院的职责已不再是单纯的教授汉语和传播文化,还在于为当地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和专业人才,直接服务于忠南地区的汉语教学和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潘淋淋 来源:忠南大学孔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