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7日,印尼巴陵康孔子学院在孔院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中秋文化活动,当地中小学生共计7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话聊中秋”“茶艺表演”“琵琶演奏”“古琴演奏”“月饼制作”“月饼品鉴”等几个环节构成。
活动开始前,同学们聚集在一楼会议厅,志愿者老师王卫华为大家展示了茶艺表演,并介绍了中国的茶类品种以及各自特色。同学们品茶吃月饼,听得津津有味。
活动伊始,外方院长Putu Ayu Prabawati Sudanagan向参与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巴陵康孔子学院概况及当前运营项目。主持人张慧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和寓意,阐释了中国人对这一节日独有的情感寄托。
。
曲目表演环节,志愿者教师苏盼用琵琶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志愿者教师王卫华带来了古琴表演《神人畅》。演奏者的指尖在琴弦上轻盈而熟练地跳跃,琴弦发出的悠扬乐声瞬间吸引了会场所有人的目光。
接着,主持人张慧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不同种类的月饼及月饼的制作过程。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特色,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在观看中国非遗文化记录片——“剪纸”介绍后,大家手持剪刀,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纸,聚精会神地投入到一项特别的任务中——剪制手中的“月饼”。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专注与喜悦,他们小心翼翼地沿着事先画好的线条,一刀一刀地剪下去,感受材料在手中的变化。
通过此次活动,印尼的中小学生们对中秋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明白了中秋团圆对每一位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体会到了中国人浓郁的家国情怀。巴陵康孔子学院将继续深化文化交流内涵,促进中印尼多元文化融合,为印尼人民提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